近期植保技术人员对雨城区、名山区部分地方水稻、玉米、茶叶、蔬菜等农作物的生长和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田间监测调查,目前作物整体长势良好,部分病虫害发生较重。
一、基本情况
(一)水稻。水稻正处于拔节至孕穗初期,7月9日在雨城区广华村查见稻瘟病叶瘟处于发生初期,还未查见稻飞虱。
(二)玉米。春玉米处于灌浆乳熟期,夏玉米处于大喇叭口至抽雄期,前期蚜虫重发生,玉米螟偏重发生,部分地方粘虫点片暴发,均已开展防治,防治效果好。近期褐斑病发生增长较快,定点调查田块病株率达17.7%-28.9%。
(三)夏大豆。夏大豆处于苗期至分枝期,白粉虱、叶蝉在部分区域危害较重,病害发生轻。
(四)茶叶。端午前后修剪或台刈的茶园夏梢抽发高度达10cm左右,长势浓郁,茶小绿叶蝉已开始发生,虫龄1-3龄,部分茶园已达到防治指标。
(五)蔬菜。蔬菜整体虫害重于病害,当前小绿叶蝉、白粉虱、叶螨、蚜虫在豇豆、四季豆、茄子上危害明显,瓜类白粉病、豆类褐斑病随气温持续升高逐步发生。
二、防控建议
7月气温偏高,中下旬可能交替出现阶段性高温和强降雨天气,对小绿叶蝉、白粉虱、叶螨、蚜虫、蝽类、白粉病、褐斑病发生有利。各地要高度重视,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控指导。
(一)水稻。对已发生叶瘟的田块,需立即喷药防治,药剂可选用三环唑、稻瘟灵、吡唑醚菌酯、丙环唑等。强对流天气后,要做好稻飞虱、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的田间调查。
(二)玉米。注意防治褐斑病,中高山区注意防治灰斑病。可选用氟硅唑、氟环唑、吡唑醚菌酯、丙环·嘧菌酯等杀菌剂进行喷施。
(三)夏大豆。及时清除田间杂草,减少虫源栖息地。可选用噻虫嗪、啶虫脒、溴氰虫酰胺、螺虫乙酯、呋虫胺·氟啶虫酰胺等药剂喷雾防治白粉虱,喷药时叶片背面要喷透喷匀。
(四)茶叶。采用修剪或台刈等措施后更新复壮的茶园,要抓住茶小绿叶蝉若虫盛发期进行防治。药剂可选用苦参碱、印楝素、藜芦根茎提取物、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等生物农药或氟啶虫胺腈、虫螨腈、茚虫威、噻嗪酮、啶虫脒等化学农药进行防治。
(五)蔬菜。可选用吡蚜酮、噻虫嗪、螺虫乙酯、氟啶虫胺腈、氟啶虫酰胺等防治蚜虫、粉虱,氟酰羟·苯甲唑、吡唑醚菌酯、嘧菌酯、代森联、代森锰锌等防治褐斑病。
三、注意事项
(一)优先选择高效、低毒、低残留农药,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推荐的剂量和方法施用,注意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,确保农药残留不超标。
(二)注意与不同机制的药剂轮换使用,以延缓抗性发展。
(三)施药时做好安全防护,穿戴长袖衣裤、防水手套、防护口罩,避免高温时段作业,防止中毒中暑。
(四)施药后主动将农药包装废弃物交至专业回收点,严禁随意丢弃或另作他用。
水稻叶瘟
玉米褐斑病
小绿叶蝉
白粉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