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
雅安市应急管理局

政务微信
位置:首页 > 信息详情

雅安市全链条多维度发力,助力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

来源:
发布日期:
浏览:
打印

雅安市地理环境复杂,山洪、泥石流、山体垮塌、飞石等自然灾害较为频发,给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造成的风险影响较大,尤其是通过国道108途经雅安运输的危险化学品种类达40余种,给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带来严峻挑战。雅安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,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招硬招,坚决守牢危险化学品安全防线。

一、明确职责分工。一是印发《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危险化学品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任务清单》,梳理了25个市级相关单位危险化学品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任务86项,各相关单位对照任务清单,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各环节安全监管责任。二是印发《雅安市强化危险化学品“一件事”全链条安全管理实施方案》,细化了7大项11小项工作内容,明确了具体措施、责任分工等,旨在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、经营、使用、运输等环节安全风险管控,确保到2026年底,在夯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基础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、体制机制建设、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等方面取得新进展,安全生产形势持续保持稳定。

二、强化防范处置。一是充分发挥危险化学品专业委员会作用,定期分析研判危险化学品生产、储存、经营、使用、运输环节安全风险,印发月度安全风险会商研判报告,指导并督促落实安全防范措施。二是组织各县(区)政府、经开区管委会分管领导以及市县相关部门、高速路相关单位等268人参与全市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处置培训大课堂,邀请省内权威专家进行授课,围绕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处置展开深入讲解。三是编制《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处置要点手册》,涵盖过境雅安的40余种主要危险化学品的急救措施和应急处置,为事故有效处置提供有力支撑。四是开展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泄漏事件复盘演练,以练为战、防患未然,以演练为契机,锚定问题、靶向施策,强化风险辨识、协同联动,提升全市应急事件的综合指挥、抢险救援、协同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。

三、线上线下融合监管。一是打造智能监管体系。建设并运行过境危化品运输车辆智能监管系统。通过紧密对接省交通运输厅运管局,实时获取危化品车辆GPS和主防系统数据,精确掌握境内危化品车辆运行轨迹。一旦发现违停行为,系统及时向指挥中心、交通运输及公安交警等部门发送报警短信和车辆位置信息,确保执法人员能“限时”赶赴现场进行迅速处置。二是搭建协同监管平台。坚持雅安实际、同步全省部署,公安、交通、应急部门合力,以相关数据为基础,建设协同监管平台,加强源头监管、协同监管、科技监管、综合监管。将危货运输“双车籍”信息(本省籍和外省籍危货运输车辆及驾驶人、押运人信息)、“双路线”信息(危货运输车辆禁限行区域、路段和常备通行路线)以及交通违法、交通事故等信息,危货运输企业、车辆、驾驶人、押运人从业资格信息及电子运单、车辆动态监控等信息,化工园区、生产经营企业、危货品类等相关信息分别录入协同监管平台,实现涉危货相关行业从业主体、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与应用。三是打造城市安全运行管理中心,实现实时监测预警、应急指挥调度、跨部门系统管理、风险分析预防、公众服务与信息发布等功能。通过整合交通、能源、环境、公共设施等城市运行数据,依托物联网、AI等技术实现24小时动态监测,对安全隐患(如极端天气、基础设施故障、群体事件等)进行智能识别与预警;突发事件(如自然灾害、事故灾难)发生时,协调公安、消防、医疗、应急、生态环境等多部门联动,统一调配救援资源,缩短应急响应时间;打破数据孤岛,构建“一网统管”平台,推动城管、交通、卫健、生态环境、应急等部门信息共享与联合决策,提升城市管理效率。四是创新设立“危管办”,车辆过境“集中带”。石棉县地处雅安市最南端,是典型的山区县,南与凉山州、西与甘孜州接壤,92公里的国道108线贯穿石棉县全境,整条道路依山傍水,弯急路险,从拖乌山顶到石棉县城海拔从2500米降至850米,形成了长达50公里的大纵坡。每天60余台危化品车辆通过108国道往返于石棉县境内,危化品运输车辆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问题异常突出,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,石棉县成立由安委会牵头,石棉县交警大队具体负责的过境危化品车辆管理办公室(简称“危管办”),分别在石棉与汉源交界处、石棉与冕宁交界处设立管制站2个,采取集中编队、审查登记、间隔排序、定时出发、双超检测、绿灯通行、警车护送等措施,对过境危化品运输车辆进行护送带离。

无障碍浏览 | 站点地图 | 使用帮助
Copyright 2025 yjglj.yaan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
蜀ICP备19022593号-1 川公网安备 51180202511930 政府网站标识码:5118000014
联系电话: 0835-2223829
主办单位:雅安市应急管理局 
Baidu
map